第九届络病大会会议现场

近年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的健康教育,人们普遍了解了心脑血管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肌梗死、脑梗塞造成的死亡以及高致残率在我国居高不下,其实这些都缘于心脑的微血管损伤。2013年2月23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六大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召开,卫生部领导和十数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3000余人参会,与会专家强调要高度重视微血管损伤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防治方案。

国际络病学大会自2005年举办以来,至今已经召开过八届,每届会议都把推动中医络病学发展,指导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作为重点,将中医络病理论研究通过“传承、开放、创新、融合”起到指导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达到提高疗效的目标。几年来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以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为研究内容的20余篇研究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发表,引起了重大国际影响。

美国贝勒医学院完成的通心络保护血管内皮研究、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的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转基因动物作用研究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州心脏病研究中心进行的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调控基因PPARr表达研究均取得了科研突破,络病学研究成为探索心脑微血管病变的指导。

吴以岭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两次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以及“孙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等深入研究,揭示了急性心肌梗死无再流、急性脑梗死、糖尿病肾病异病同治的共性发病机理,阐明易损斑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这一心血管事件链级联反应的微血管内在机制,发现了防治微血管病变可以阻抑心血管事件链的新途径。

在本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微血管损伤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强调重视微血管损伤在防治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微血管损伤以后,人体内增高的脂质和凝集的血小板就会沉积于损伤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此外,心脑血管发病的最大危险是,粥样硬化斑块一旦破裂形成的血栓迅速堵塞住心脑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作了题为《ATS——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的学术报告,他指出,应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和通心络胶囊这一“金三角方案”可起到降脂抗凝,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微血管损伤,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可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通过研究发现,三药联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以及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两药合用。陶军教授的研究特别指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重视微血管损伤的重大意义,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